【活动起源】
在10月第二周一次进行“水果分享会”活动时,班里的一些小朋友发生了点“小意外”:他们剥火龙果和石榴时不小心把鲜红的果汁溅到了衣服上,有的蹭到袖子上,甚至有两位小朋友哭了起来。其他孩子是怎么解决的?大家纷纷安慰他们,有的还提议帮他俩把弄脏的马甲洗干净。我们听到这个提议时有点惊讶,也有疑惑:孩子们会洗衣服吗?他们能洗衣服吗?衣服能洗干净吗?……虽然我们也半信半疑,但经验不就是在一次次的勇于尝试和敢于探索中获得的吗?生活中当我们换个角度去看待问题,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新发现,何不顺从孩子们的提议,给他们这个机会。
关注生活,从价值出发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内容;关注幼儿,从问题出发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兴趣;关注环境,从经验出发给幼儿学习探究的机会。因此我们开展此次生成活动——《当果汁溅到衣服上……》,我们一起来看看小一班的小朋友们是如何解决的吧。
【思维导图】

活动一:红红的小手
活动形式:集体活动
活动目标:
1.在分享中认识了解新的水果种类,感知水果不同的颜色、外形、果肉喝味道。
2.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水果品尝后的感受。
3.感受与同伴一起品尝水果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认识各种各样的水果
物质准备:火龙果、石榴、苹果等水果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品尝水果
了解部分水果中含有色素,知道水果中的色素是天然的营养价值高。
提问:你吃的水果有什么特点?
味道怎么样?
为什么火龙果和石榴汁会染色呢?
二、讨论环节
1.小朋友的衣服怎么了?需要怎么办?交流讨论。
2.品尝水果后的我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活动记录与呈现: 问题1:你吃的水果有什么特点? 多米:它是红色的,那在手里滑滑的 臻臻:这个石榴好多小小的,不好剥 Mina:剥的时候要小心,不然就溅出汁了 初夏:火龙果上好多黑黑的籽 玥玥:这个石榴的形状像个皇冠 沐匀:火龙果像火的颜色一样 问题2:味道怎么样? 天天:这个火龙果好多果汁,都流到我的衣服上了 小石榴:石榴特别甜,就是籽太多 凯彦:我的火龙果不是很甜,但是也挺好吃  
问题3:小朋友的衣服怎么了? 樱桃:老师我的衣服上有许多的小红点 时祎:老师我不小心把火龙果蹭到衣服上了 Mina:我的衣角也沾了一点 芽芽:我刚才不小心用剥了石榴的手,不小心抹在了衣服上 多多:火龙果的颜色好红呀,我的马甲怎么办?  
问题4:品尝水果后的我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多米:我的手变得红红的 天天:这个火龙果像个高塔一样,没切时像一条金鱼 艾琪,凯彦的衣服上有火龙果汁,每个小朋友手都红了。 臻臻:我是拿了火龙果,现在手可红了 馨怡:有点像血的颜色,哈哈哈 皓轩:我们是一样的。快去洗干净吧  
问题5:为什么火龙果和石榴汁会染色呢? 小川:水果里面是红色的 小石头:里面添加染色的东西 多多:里面打药了 老师有话说: 其实红心火龙果是个新品种,颜色艳丽是因其本身含有大量天然色素。红心火龙果营养价值高,对人体有益,且产量少,这使得红心火龙果价格水涨船高,比普通火龙果高出不少。 火龙果中含有的天然色素花青素是一种强力的色素,吃后成“血盆大口”是完全正常的。火龙果富含美白皮肤的维生素C及丰富的具有减肥、降低血糖、润肠,排毒解毒、保护胃壁等功效,是很健康的一种水果。 石榴是秋季才会有的水果,不仅味道好,其实它含有的营养成分也很多,是大家在生活中特别爱吃的一种。对于身体有好处,但是有的人却不是很了解,石榴的功效与作用也很多哦。功效:美容肌肤、抗菌;作用 :预防心血管疾病、驱虫杀虫。 |
三、结束环节
1.教师小结:本节课幼儿认识知道了水果的种类、颜色和形状,品尝了火龙果和石榴,知道了他们的味道以及水果中的天然色素。还知道了吃水果有利于身体健康。
2.延伸学习:
(1)语言区:提供有关各类水果的相关内容绘本,供幼儿自主选择阅读,并和同伴分享故事内容。
(2)美工区:提供泡泡泥、彩纸、小工具、彩笔、白纸等,请幼儿自主选择画一画你吃过的果种水果。
幼儿的经验与学习:
在本次活动中,1.幼儿通过观察、触摸、品尝水果了解了火龙果和石榴的形状、颜色;2.知道了水果中含有天然色素,了解水果中含有维生素C,不仅排毒养颜对身体有好处而且能够促进消化;3.孩子能自己用语言描述品尝水果后的感觉味道;4.在亲身体验品尝水果中增加了对水果的兴趣,喜欢吃水果。
教师的支持与思考:
教师在本次活动中是幼儿的支持者、引导者,在幼儿品尝完水果后鼓励幼儿大胆讲述交流,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品尝水果的感受和味道进行讨论。最后通过小结、整理幼儿的答案,让幼儿了解水果中的小秘密。
小朋友们说我们的小手太红了赶快去洗洗吧,还有衣服要怎么洗干净呢?于是就生成了下一节集体活动:我的小手真厉害
活动二:我的小手真厉害
活动形式:集体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2.培养幼儿养成饭前、便后、手脏时、勤洗手的卫生习惯。
3.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火龙果会染手
物质准备:洗手液、香皂等
活动过程:
导入环节
知道洗手的正确方法,七步洗手法
提问:我们的小手得怎么才能洗干净呢?
小组讨论环节
讨论:为什么石榴剥完手变黄了?
怎么把衣服变干净?
你有什么好主意
火龙果的果汁能洗掉吗?
活动记录与呈现: 问题1:我们的小手得怎么才能洗干净呢? 
馨怡:我们快点去吧手洗干净吧。 凯彦:好呀,我的手已经快要干了。
 
洗手小口诀: 先把小手来打湿,再把肥皂搓手上; 左右掌心擦一擦,掌心手背也要擦; 手指交叉搓掌心,两手握握搓指背; 大拇指儿擦一擦,指尖掌心也要擦; 手指手缝洗仔细,再用清水洗-洗; 细菌个个吓得跑,我是健康好宝宝。  
老师:因为火龙果里含有色素,所以用洗手液或者是肥皂仔细搓洗后没有干净也没关系,可以等待一段时间,这些色素就自己消失了。 问题2:怎么把衣服变干净? 馨怡:手洗干净了,可是衣服上的果汁怎么办? 闻闻:我们帮他们洗衣服吧 艾米:帮他们把衣服洗干净,艾琪就不会哭了

|
结束环节
教师小结:幼儿通过把小手洗干净,再次熟悉七步洗手法,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寻找工具,尝试操作,了解知道了洗衣服的顺序。
2.延伸学习:
(1)语言区:可在图书区投放有关生活小常识的绘本故事供幼自由选择阅读,可同伴交流分享。
(2)表演区:提供水果、洗衣盆、果盘等道具,供幼儿分角色进行采访。
幼儿的经验与学习:
本次活动幼儿通过讨论、交流、分享自己解决了问题,得出需要用的工具,利用教室资源寻找老师获得工具,再到最后的主动积极尝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渐提高。
教师的支持与思考:
本次活动引导幼儿以自主探索为主要学习形式,请幼儿自己进行讨论、自己想办法解决寻找工具。幼儿应能根据自己的年龄特点学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独立自主的意识,也能提高自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教师为幼儿创造了条件和机会,并在过程中鼓励幼儿,使幼儿更有成就感与自豪感。
老师将孩子们的问题进行整合,并找寻新的洗衣办法,于是我们就推进到下一个小组活动《我会洗衣服》,一起探索如何洗干净沾上水果汁的衣服。
活动三:我会洗衣服
活动形式:小组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习正确洗衣服的方法
2.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3.乐意参与集体活动中,喜欢集体讨论。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洗手液、香皂、水盆、热水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讨论:我们的衣服需要怎样变干净
讨论环节
1.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衣服变干净小妙招
(1)问题:洗衣服需要什么东西?
怎样才能洗干净?
(2)小结:我们在教室里找到了洗衣粉、洗洁精、洗手液。
实验环节
除了在幼儿园找到的外,我们还可以找到什么清洗小妙招?
运用自己找到的“小妙招”分组实践哪种清晰物品可以洗掉果汁。
第一组:苏打组
第二组:食盐组
第三组:洗发水组
第四组:牙膏组
第五组:白醋组
第六组:干洗净组
实践结果分享。
活动记录与呈现: 问题1:洗衣服需要什么东西? 凯彦:用白猫洗洁精洗马甲。 天天:把弄脏的衣服用肥皂或者用洗衣机。 多米:换一件新衣服。 玥玥:我们家的洗洁精一定可以洗掉。 臻臻:用手多搓两下。 石榴:在马甲上多倒点洗洁精搓。 mina: 用洗衣粉洗。  


 

问题2:怎么才能洗干净呢? 欣怡:衣服上的水果汁没有被洗掉。 凯彦:我刚才应该再使劲一点。 多多:我回家问问妈妈,之前衣服上的都洗掉了。 多米:我家有洗东西的一定可以洗干净。 老师:呢我们回家问问爸爸妈妈看看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问题3:除了在幼儿园找到的外,我们还可以找到什么清洗小妙招?
 
Mina:我在家找到的是小苏打。 天天:我在家找到了白醋。 艾米:我妈妈说食可以洗掉果汁。 多米:我在家找到了干洗净。 小石榴:我们在卫生间找到了洗头膏。 多多:我在洗手间找到了牙膏。  
 
实验结果:干洗净/小苏打✔ |
三、结束环节
1.教师小结:通过寻找工具,尝试操作,了解知道了洗衣服的顺序。
2.延伸学习:
(1)语言区:可在图书区投放有关生活小常识的绘本故事供幼自由选择阅读,可同伴交流分享。
(2)表演区:提供水果、洗衣盆、果盘等道具,供幼儿分角色进行采访。
本次活动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实际操作、直接感知,学会了自己解决问题,通过积极讨论,得出需要用的工具,利用教室资源寻找老师获得工具,再到最后的主动积极尝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渐提高。
教师的支持与思考:
本次活动引导幼儿以自主探索为主要学习形式,请幼儿自己组织问题、进行讨论、自己想办法解决寻找工具。教师为幼儿创造了条件和机会,并在过程中鼓励幼儿,使幼儿更有成就感与自豪感。
孩子们把问题带回家与父母进行商量,并找寻新的洗衣办法,于是我们就推进到下一个小组活动《我会洗衣服》,一起探索如何洗干净沾上水果汁的衣服。
活动四:保护衣服小妙招
活动形式:集体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哪些果汁易染衣服,并了解其中原因。
2.能想办法解决果汁易溅到身上的问题,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3.愿意积极探索尝试,乐于参与到活动中。
活动准备:
袖套、围裙、防护服、湿巾、卫生纸、抹布。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提问:猜猜哪些水果汁溅到身上有明显痕迹?
二、讨论环节
1.知道果汁里含有天然色素。
(1)讨论:为什么火龙果汁和石榴汁溅到衣服上痕迹特别明显?
(2)小结:因为火龙果中含有花青素、甜菜素等天然色素,具有活性。其他果肉颜色较深的水果如石榴、桑椹等水果也含有天然色素,染到衣服上有明显痕迹。
2.知道借助防护措施保护衣服。
(1)提问:吃水果时怕果汁溅到衣服上,可以怎么办?
可以用哪些防护措施呢?
除了借助防护措施还可以有什么办法?
吃水果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2)可以提前穿围裙、戴袖套等防护衣物;还可以及时把桌子上的果汁用抹布擦掉,不抹到袖子上;还可以用湿巾纸、卫生纸边吃边擦;注意吃水果时的姿势和剥水果皮的窍门。
活动记录与呈现: 问题1.猜猜哪些水果汁溅到身上有明显痕迹? 柔柔:火龙果,红心火龙果里面果肉是红色的。 天天:石榴,芽芽的马甲就是在剥石榴时弄到上面了。 珍珍:红树莓,因为它是红色的。 艾琪:颜色深的水果。 问题2:吃水果时怕果汁溅到衣服上,有哪些防护措施? 豪豪:可以找个围裙穿上,张老师打饭时穿的那个红色的围裙。 多米:宝贝厨房有几件小厨师围裙可以穿上。 桥桥:美工区有画画穿的罩衣。 瀚瀚:把一张卫生纸放到脖子下面。 悠悠:还可以找塑料袋挂在脖子下面挡住衣服。 禾豆:我家里有袖套能护住袖子。 豆豆 :可以问张老师借她的围裙穿。
 
   
问题3:除了借助防护措施还可以有什么办法? 芽芽:可以找把抹布放在桌子上,边吃边擦桌子,桌子上的果汁就不会蹭到衣服上。 石榴:我想到一个好办法,把湿纸巾放到桌子旁边,边吃边擦嘴。 沐昀:剥完火龙果手不可以到处乱摸,因为手都是红红的。 石头:吃完赶快去洗手。 问题3: 剥水果时有注意哪些事项? 艾米:我也有个好办法就是剥石榴的时候别拿手挤石榴,它往出滋水。 可乐:不要太用力,轻轻的。 旺达:火龙果有点滑,拿的时候要小心。 米娜:可以在胸前垫一张小小纸巾,这样有汁水就可以留在纸巾上了,还能变成一块有趣的纸巾手帕 潇潇:可以用小勺子帮忙,舀着吃! 禾豆:用点心的小碟子帮忙,吃得时候果汁就能滴在碟子里,这样还能收集到果汁呢! 佐佐:离身体远一点,手上有果汁就要去清洗掉,不要擦在衣服上。 |
三、结束环节
1.教师小结:帮助幼儿整和大家的办法并进行归类。引导幼儿梳理所有能想到的防护措施。
2.延伸学习:
(1)厨房角色扮演区:投放水果、果盘、儿童厨具、垃圾筐、防护衣物、卫生纸巾供幼儿进行小厨房的角色扮演游戏。
幼儿的经验与学习:
本次活动中,1.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2.通过细心观察在周围寻找可利用的防护措施和工具;3.知道大部分水果中都含有天然色素,具有一定的颜色,因此溅到衣服上会有痕迹;4.孩子们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到的防护办法,并在老师引导下进行归类;5.掌握剥水果的正确方法。
教师的支持与思考:
教师在本次活动中1.通过积极的引导孩子们让他们发现果汁颜色的秘密是含有天然的色素;2.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和思考,大胆描述,遇到问题能主动寻求 解决的方法;3.引导幼儿敢于表达和交流自己的发现;最后通过小结、整理幼儿的回答,让幼儿了解防护的措施。
果汁不小心溅到衣服上,留下了印记。换个角度去看待这个“小意外”,它不止有糟糕的一面,同样也可以是美好的一面。谁说这个印记洗不掉就不好看呢?Lucky就说芽芽马甲上的这个果汁印记像一朵小粉花。那就让我们主动出击,用果汁做天然染料,把不小心的“意外”变成美好的印记。于是我们推进到下一个活动:果汁印记
活动五:果汁印记
活动形式:集体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果汁不仅可以吃,还可以作为天然染料给衣服染色。
2.能自主探索水果边果汁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工具。
3.乐于自主探索,愿意参与到活动中。
活动准备:
石头、木棍、贝壳、塑料板、小棍、擀面杖、榔头、牙签、榨汁机、捣蒜碗。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讨论:怎么才能得到果汁?
二、操作环节
1.在教室寻找可用的工具。
2.实验前猜想能否成功。
3.自主分组实践验证能否成功。
第一组:小手组;工具:手。
第二组:敲、砸、按压组;工具:石头、贝壳、塑料板、榔头。
第三组:研磨组;工具:木棍、擀面杖。
第四组:牙签组;工具:擀面杖。
第五组:切碎组;工具:儿童刀具。
第六组:榨汁机组。工具:榨汁机。
交流实践结果和感受。
提问:榨汁的过程中的感受?
你用的这个工具好用吗?
你认为哪个工具最好用?为什么
5.选出最方便、快捷、省力的工具:榨汁机。
6.把五种水果榨成果汁。
活动记录与呈现: 问题1:怎么才能得到果汁? 艾米:用手捏,像捏橡皮泥。 石榴:把火龙果放进碗里,用勺子压。 多米:用榔头砸。 桥桥:用石头砸也可以。 小川:用木头棍子敲。 天天:用牙签扎好多个洞,水就流出来了。 小毅:用榨汁机榨成汁。  

问题2:榨汁的过程中的感受? 桥桥:我用小锤子砸,可是火龙果老跑。 皓皓:我用小厨房的勺子压火龙果,它可滑了。 小川:我用手使劲捏猕猴桃,软软的可好玩。 闻闻:我用手捏出猕猴桃汁了,是绿色的。 初夏:我在美工区找到了一根木棍砸,它老跑。 臻臻:我用擀面杖压火龙果老跑,像一条小鱼。 天天:我用牙签扎,但是牙签太细了扎不出来果汁。 禾豆:我也觉得。 mina:使劲用小刀的头切就可以切出一点汁。 旺达:用小刀只能切碎。 馨怡:我用了很大的劲,还是没砸出来汁。 艾琪:石头砸不出来,只能砸成稀糊糊。  
 
 
问题3:你用的这个工具好用吗?你认为哪个工具最好用?为什么? 小毅:我觉得榨汁机最好用,因为它不用我们费力气。 Lucky:木棍不好榨汁,敲了半天都没用。 多米:捣蒜机可以把水果榨成汁,但是要用很大的力气,我都压不动。 团团:榨汁机最好用,很快。 芽芽:榨汁机好用。 |
三、结束环节
1.教师小结:教师协助幼儿评选出最方便快捷省力的工具是榨汁机。
2.延伸学习:
(1)厨房角色扮演区:投放水果和各种榨汁工具供幼儿尝试水果榨成汁。
(2)美工区:提供果汁供幼儿自由创作。
幼儿的经验与学习:
本次活动幼儿运用猜想假设---实验验证----总结分享的模式,自主探索如何将水果榨成汁。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到自己寻找到的工具是否适合榨取果汁,并在实践中感知到在所有工具中最方便、快捷、省力、省时的工具榨汁工具是榨汁机。幼儿在探究中发展了初步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学会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了一定实践经验。
教师的支持与思考:
本次活动中1.教师积极引导和支持幼儿的动手实践活动,在前期引导幼儿了解使用工具的安全性和防护措施,使幼儿在实践过程中知道实验目的和具有自我保护意识。2.通过按寻找到的工具不同分组实验,使幼儿有目的的进行操作,并有很强的参与感。3.在实践结束后及时做分享和评价小结,就像《指南》中所说的尊重和保护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平等公平对待每一个幼儿。
在汲取果汁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火龙果汁里有芝麻一样的东西。天天说:“这是火龙果的种子”。于是,他们借助工具进行过滤,并将留下的种子进行种植,又开始一轮生命的旅程。果汁提取的过程,于成人并不复杂,于儿童确是体验、是游戏、也是学习的发生,操作中感知物体,亲历间比较发现不同工具使用的方法,果汁榨出来的样子激起了幼儿喜欢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继续探索的欲望。果汁染料榨好了,接下来就要靠小艺术家们创作,我们自然推进到下一节活动:《水果染料》。
活动六:水果染料
活动形式:小组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果汁能做染料的原因,了解果汁染料在生活中的作用。
2.能根据自己的想法创意制作果汁染料画。
3.愿意参与到活动中,乐于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作品和想法。
活动准备:
白色手绢,五种果汁染料,纸,刷子,吸管。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提问:果汁做染料可以干什么?
小结:有些衣服就是用果汁的天然染料制作而成。
二、创作环节
1.你想用果汁创作什么画?
2.怎样进行吹画?怎样用给手绢染色?怎样用手指点画?
三、交流环节
提问:你创作的是什么?你还喜欢谁的作品?
活动记录与呈现: 问题1:你想用果汁创作什么画? 小毅:我想印一朵小花,火龙果汁是红色的。印到纸上就可以了! 豪豪:我可以用手指头点点点,就像画小蝌蚪一样。 潇潇:老师,它能把手帕全染红吗? 团团:它像颜料一样,这样就能画画了! 旺达:用嘴巴吹一吹也可以啊。  

问题2:怎样进行吹画?怎样给手绢染色?怎样用手指点画? 豪豪:用吸管对着果汁吹。吸管拿低吹。 米娜:把果汁倒在手帕上。 潇潇:用刷子把果汁刷在手帕上。 石头:用笔蘸果汁画画。 凯彦:用手指头蘸果汁点在手帕上。  
 
问题3:分享你的作品。 柔柔:两条大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很开心! 瀚瀚:花妈妈带着宝宝在花园里散步,他们都笑了! 悠悠:这是一个小朋友,他的头发都竖起来了。 闻闻:大鲨鱼,张着大嘴巴,它们独自都饿了! 桥桥:粉红色手帕送给妈妈。  
 
|
四、结束环节
1.教师小结:帮助、引导幼儿完成艺术创作。
2.延伸学习:
亲子活动:幼儿可以和家长在家用果汁自由创作。
幼儿的经验与学习:
幼儿在本次活动中1.通过知道果汁可以作为天然染料制作成衣服、布料等用途。2.能大胆想象和创造,用果汁创造出手指点画、吹花、染色等艺术作品。3.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和创造能力。能自主动手涂涂画画,用艺术的手法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4.结束后愿意表达对同伴作品的欣赏同时也能将自己的的想法用语言表述。
教师的支持与思考:
教师在本次活动中1.先引导幼儿了解果汁在生活中除了可以饮用外的其他用途--天然染料,帮助幼儿建立对果汁的新认知。2.其次引导幼儿自由讨论想用果汁创作什么,根据孩子以往颜料作画的经验进行迁移,幼儿可以联想到做吹画、点画,老师再进一步引导幼儿了解新的创作形式染色。3.创作过程中每位幼儿的能力水平不一,教师需要巡回指导和观察,关注到每一位幼儿的创作情况,给予必要适时的指导。4.在评价欣赏时给予每位孩子积极的回应和鼓励,促使孩子们是对艺术创作更感兴趣,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创作。
【结语】
一场由火龙果汁染在衣服上的生活事件引发的故事,带给我们一些新的思考。第一,如何看待课程,它带给孩子的应该是一种多元的发展。亲历着清洗的过程、工具的使用、问题的解决,还有对待生活中小意外时的那份情趣,换过角度和做法或许它就不一样是“糟糕”的事,当下的小麻烦对孩子而言却有着不同的意义。第二,从学习方式到情感关注。小班孩子需要通过多感官去感受,有时候“动手”要先于“表达”。为此,我们不妨先让孩子们去试一试,再来说一说;同时,小小的孩子也有自己的担忧,成人的处事方式都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对此,故事中的我们更多是艺术化来转换孩子们的忐忑,让他们感受到不小心是被允许的,事情的处理可以有很多的方式。希望通过我们的行动感染到孩子。生活本来就是这样!需要我们热情对待!
教师:郭晓雪
韩宜橦
2021年10月